為何你常常會為了眼前滿足,而「出賣未來」?

 

IG: HIGHLY PROS

專屬高中生的練功坊

分享深度好文,幫助你快速成長,蛻變為高效學霸


我有一個正在台北讀高二的表弟

因為新課綱的關係,

每天都必須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分組報告、作業、永遠考不完的大小考,

好不容易在下課抓緊時間瞇一下,起來發現桌上又被塞滿一堆五顏六色的作業卷和考卷

 

「太多事情要做了吧...」每次見面時,他總是跟我這樣抱怨

慢慢地,這些東西積累起來,在他腦中形成一種模糊的、令人不舒服的壓力,

於是,

每當有零碎時間,他在youtube、在吃雞、在學效的fb靠杯社團上面流連忘返,

直到最近,已經變的嚴重成癮,無法自拔,課業一落千丈,曾經的小學霸變成一枚學渣

連他媽媽都主動跑來,希望我幫忙開導開導

 

 

其實,我自己也曾經陷入過這樣的境地。

有時心中也是有隱隱約約的一股罪惡感在譴責自己的行為,

但是掌中的螢幕有太多隨機性的刺激,在獎賞我,鼓勵我繼續多玩5分鐘

所以老是跟自己說:「等一下再弄」、「明天就會弄」

而最後,你我都知道,

通常最後不是急急忙忙做出一份「看似成品的拉基」,就是直接開天窗

更加在無形中打擊自身的自信心

 

如果不斷陷入這樣的負面循環,原本熱情彭湃的上進心就逐漸被消磨,

只剩看似「自甘平庸」,實則「逃避現實」的消極心理

常常會為了眼前滿足,而「賤價出賣未來」

 

幸好,長大後,有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逐漸了解這樣的「上癮機制」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徹底擺脫拖延」

 

做到這三點,就能徹底擺脫拖延

 

首先,要能夠「主動覺察」

 

想像身旁有第三隻眼,或一台監視器,在隨時記錄自己的所作所為。

 

再透過這種視角,客觀了解自己是否已經陷入這樣的負面循環中?

 

其次,要告訴你一個非常有趣的心理現象

 

人類最普遍的心理偏誤之一,就是把未來的自己當成「陌生人」

 

怎麼說呢?

 

回答下面問題,你就能知道有沒有落入這樣的陷阱

「你是否認為,未來的自己會比現在更有時間、意志更堅定?」

 

回答否的,恭喜你,屬於少數清流

回答是的,也恭喜你,因為你不是孤單一人

 

國外有個研究顯示,

當人們在想像「現在」和「未來」的自己時,用的是「不同腦區」

 

想像「自己在未來」享受某種經驗時,思考「自我」所應活躍的區塊竟毫無反應

彷彿是在想像「他人的經驗」

 

也就是說,

當人在思考「未來的自己」時,大腦的活躍區塊特徵,就和「思考他人特徵」時的反應相同

 

簡言之,大腦習慣將「未來的自己」當成陌生人。

 

把自己的未來打折出賣?

 

人之所以容易屈服於眼前的誘惑,而不願做應該做的事

 

原因之一在於「大腦的獎勵系統並未跟著現代社會一起進化」

依舊停留在「早期的原始狀態」,也就是「寧願獲得眼前的小報酬,也不願接受未來的大報酬」

 

這是人的「有限理性」,空談理論時大家都頭頭是道,

一但誘惑直接出現在眼前,大腦變直接切換到「尋求報酬」的模式

剛剛豪氣萬千,熱血上進的發言,全部都跑回來啪啪作響的打臉

 

了解背後成因之後,

趕快來看看,有那些可以立馬讓你變身為高效學霸的行動!

 

最後,實踐高效行動,擺脫拖延

 
  • [ ] 量化行動.

    非常實際且重要的第一步,

    很多人不願意面對現實而整天拖延,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忘記要「具體化寫下未來的行動」

    透過「把模糊的印象和活動進行具象化」,

    不僅瞬間讓心裡踏實許多,也能夠真正開始著手規劃未來的行程。

 
  • [ ] 強迫自己等待10分鐘

    這麼做,可以欺騙大腦「某項行為是屬於未來的報酬」,

    根據前面介紹的心理現象,

    就可以有效降低這件行為在你腦中產生的獎賞刺激。

    譬如說 你打算在段考期間不碰手機,

    但唸書到一半,一股「癮頭」上來,撩撥你放下書本,拿起手機

    這時請記住,

    告訴自己:「你可以玩,但是要等10分鐘後!」

    等到真的10分鐘後,你很有可能就感覺好像「沒那麼想」去玩手機了

    前幾次真的會比較困難,但成功堅持數次後,相信你會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和自律

    到最後,根本完全連想玩手機的衝動都消失了

    P.S.表弟表示: 親測有效!

 
  • [ ] 思考「你是否真的想放棄享受自律帶來的成果?」

    這個問題,運用了人類對損失的天生厭惡感,

    (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損失厭惡」),

    打個例子,

    假如你男/女朋友(自行帶入,後面以男朋友代稱)送你一隻哀鳳12

    想必你一定開心到翻過去

    但是後來有一天,你們因為某件事鬧翻了,於是他要求把那隻哀鳳12還給他

    此時,

    撇開情傷

    你更有可能會感覺到「不爽程度>>>>開心程度」

    善用這樣的心理傾向,

    先行在「開始拖延」之前,問自己:

    「你是否真的想放棄享受自律帶來的成果?」

    甚至順便想像一下「當努力自律過後,所感受到的快感」

    此時,你大概也默默放下手機,坐到書桌前開始奮鬥了

 
  • [ ] 預先承諾

    這也是個好用的技巧,

    簡單來說,

    透過在事前,先和自己約定並「預約好」特定的時段,該做甚麼事

    你很有可能就會因為想要 避免「認知失調」

    (本文最後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名詞, 代表人類會傾向「前後一致性」,使自己相信理念與行為間沒有衝突),

    而乖乖照著自己的計畫走,順利擺脫拖延

 

以上,最後幫大家做個總整理

1. 會想拖延,除了沒有量化行動,也是因為我們容易把「未來的自己看成陌生人」
 

2. 具體擺脫拖延的行動
    
    []量化行動
    []強迫自己等待10分鐘
    []思考「你是否真的想放棄享受自律帶來的成果?」
    []預先承諾
 

本文主角: 表弟同學,已經透過我分享的這些方法,逐漸順利的重回正軌,上次拿了班二~(灑花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有任何建議或疑問歡迎在底下留言歐~我會盡速回覆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GHLY PROS 的頭像
    HIGHLY PROS

    HIGHLY PROS的部落格

    HIGHLY PR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